中国上海,2018年4月20日--近日,全球领先的焊接及切割设备、系统和材料的制造商与供应商伊萨,携手诸多本地船舶领先企业,举办2018先进焊接切割技术在船舶制造业的应用系列技术交流活动。继2017船舶焊接技术交流会之后,伊萨再次与船舶行业大佬们共同探讨先进焊接切割技术助力船舶安全高效生产之道,进一步深化公司在船舶制造的布局与版图。在本地制造业及经济转型升级之际,伊萨将蓄力远航,与中国船舶和海洋工程共同腾飞。
本次系列交流活动包括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吸引了近100名焊接骨干和技术人员。与会代表就现阶段船舶制造过程中遇到的焊接技术问题和行业热点提出疑问,包括智能新能源船舶、船舶制造行业的技术应用、海洋工程结构如何抵抗恶劣环境等。对此,伊萨团队分享了先进焊接切割技术在造船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自动化焊接技术、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和切割技术等。其中,来自伊萨的激光复合焊和摩擦搅拌焊工艺尤其受到与会船厂代表的青睐。
我们前往交流的这些船舶企业都具有丰富的船舶制造经验,以及技术雄厚的船舶和钢结构建造能力。伊萨中国总经理陈长平表示,伊萨拥有深厚的应用经验和技术能力,在这场中国乃至全球工业制造业变革中,自动化技术扮演中领头羊角色。通过这样落到实处的交流,我们不仅为中国造船企业提供焊接切割的技术保障,更有效强化了伊萨与行业、以及各船厂之间的互益合作。
参与交流的船舶企业的技术代表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把中国现代船舶制造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精细。伊萨在造船行业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焊接与切割环节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安全、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两化融合与智能化升级。
船舶制造领域始终是伊萨的业务重心之一:1919年,创始人奥斯卡?卡尔伯格利用先进焊接技术成功建造了第一艘手工焊接船,并在此后通过了劳埃德船级社认证;成为挪威Kvaemer、美国McDermott、芬兰STX等享誉全球的船舶及海洋平台制造商的全球首选合作伙伴;参与了目前历史上最大的焊接项目--2009年11月下水的世界最大邮轮海洋绿洲号。在中国,伊萨同样积极响应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并与多家世界级的本地船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伊萨不仅是全球最早的在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均能达到ISO14001以及OHSAS18001的标准焊接企业之一,更形成了一套针对造船和海洋工程领域的焊接切割解决方案,专门应对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在北极海水、风暴、大浪和强洋流下的作业。
伊萨全系列焊材能够适应于不同种类的造船需求,具有优秀的低温冲击性能以及扩散氢水平,获得了主要船社级认证,是满足CTOD试验要求的全面海洋工程领域低氢焊材。领先的激光符合焊和ICE集成冷丝技术能全面满足船海工程对金属加工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在焊接设备与自动化领域,伊萨等离子系统以及WeldCloudTM云管理系统、SATTM旋转过渡焊、机器人焊接等智能设备,采用SuperPulseTM等智能焊接工艺,全方位满足海洋工程制造的严苛要求。这些焊接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较低生产停工时间,保证海洋作业的安全与效率。此外,伊萨还针对海洋工程领域推出了切割技术,包括VisionT5控制器、自动门架校正功能、大功率等离子电源、专家切割数据库等。
当前,新一轮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推动工业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已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推手和发展方向。整个船舶和海洋行业都处于转型期。伊萨中国区销售总监刘洋在表达了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和信心,为了帮助中国造船企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实现蓬勃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伊萨也将从内部组织架构和外部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升级自我。目前,伊萨已重新接管伊萨韩国世亚(SeAH)在中国造船海工市场的业务,结合百年应用经验和全球领先技术,帮助船舶海洋工程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升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使伊萨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使市场和客户成为这些企业的最佳实践。
关于伊萨
伊萨公司是全球焊接和切割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从历史悠久的焊接与切割工艺到机械化切割和自动化的革命性技术,伊萨可向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包括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以及配件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伊萨通过收购美国维克多科技集团,德国TBi,德国HKS,美国AMI,瑞典山特维克(焊接业务)等焊接切割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和扩大焊接与切割技术组合。凭借完善的产品线和全球竞争力,伊萨可以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使伊萨成为经销商、集成商和终端用户值得信赖的首选合作伙伴。。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首先要有图纸。图纸大致可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图纸(尤其是生产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修改,有些图纸是在开工之后才出图的。有了图纸之后,从钢铁厂买来钢材(各种牌号的板材、型材等等),从化工厂买来油漆(这里面也大有文章),还要从其它上游厂商买来各种材料、配件,就可以开工了~呃,当然这些东西也可以等开工之后补齐,有些配件可能会拖到交船之后(比如印度的倒霉航母)钢材经过预处理(矫正、除锈、上底漆等等)之后,再经过塑形加工(切割、轧弯等等),就可以进行装配了。装配的时候,就该用到焊接了~焊接也分很多种,不同牌号、尺寸、形状、位置的钢材,所需要的焊接方法也不同。这里就不展开了。第一级装配完成的产品称为「分段」。每个分段大小不等,重量一般在几十吨的样子。一个分段造好之后,经过船厂自身的质量保障部门和船东代表的检验,确认质量合格之后,就可以上船台/下船坞了。通常的作法是,两个或多个相邻的分段先在平地上焊接成一个「总段」,这是第二级装配;总段的尺寸和重量由吊车的能力决定;然后再上船台/下船坞,这样效率更高。此时的焊接仍然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段,这里就不展开了。一个总段上船台/下船坞之后,相邻的总段跟着上/下,确认位置没问题之后,焊起来~一般来说,最先上船台/下船坞的是船肿底部的总段,然后是相邻的前后左右上的总段,这称为「塔式建造法」。
现今大型船舶的建造基本为模块化组装,结构体、水密部位连接方式基本为焊接。焊接可以保证强度和密性,并通过试验验证(强度主要以焊接工艺评定验证,密性主要以焊后的密性试验验证)。目前非模块化的整体建造方式,用于微小型船舶,并逐渐淘汰,但整体建造中结构的连接和密性也是靠焊接。非焊接连接的新技术目前实际使用并不多,主要可参考海工特殊装备的弹性连接,或邮轮(游船)的 舟西 装粘性连接。一般都是各个分段造完后再在船台上进行拼接的,全部拼接玩后要进行密性试验,全部都是由电焊进行拼接的。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