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上京承高速,到密云向东北方向到巨各庄一路朝前到正门再向北就到了。如果不是很清楚,上百度搜雾灵山地图就会有了
北京到雾灵山交通指南
去雾灵山有自己开车、乘旅游车、乘火车几种交通方式,从北京去雾灵山,有3个条线路进山,分别由南门、西门、北门进入雾灵山森林公园。
A、自驾车方式:
第一条线路:出北京城,沿京密公路到达密云,再走密云-承德的101国道,在太师屯镇北“东山村”附近右转,驶入松曹路,到达曹家路后沿一条土路向东行进,沿途路过大沟村、花园村、黑关、雾灵山村到达北门,距北京市145公里,进入清凉界景区;
第二条线路:出北京城,沿京密公路到达密云,再走密云-承德的101国道,过太师屯,在桑园转向云岫谷方向,到密云县曹家路村向南到达西门,距北京市140公里,进入龙潭景区;
第三条线路:出北京城,沿京密公路到环岛,转向顺义方向,过顺义、平谷,去金海湖方向,过金海湖、黄崖关长城,到河北省兴隆县,过县城、兴隆火车站,向北走直到南门,距北京市160公里,进入仙人塔景区,开车可直接达到顶峰和各个景区及主要景点;
B、乘班车方式:
北京、天津、承德、唐山等地到河北兴隆都有长途班车往来。
雾灵山北门: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乘坐‘京密大巴’或‘中巴’车到密云县城,(票价10元,行程约1小时40分钟),再换由密云到东小白旗的长途汽车,在密云县新城子乡曹家路黑关村下车。(该车每天一班,从密云发车时间是上午11点左右,票价10元。下午1:30左右到)下车后,前行约1里即到;
雾灵山南门: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乘坐长途班车到兴隆县城,兴隆火车站前50米处有雾灵山的接待站,旅游旺季时有专车往返,直达莲花池;
旅游季节的周六周日,负责雾灵山北门、西门的雾灵山大沟接待处,有直达北京的旅游班车,东直门7:00--大沟10:30,大沟16:00--东直门19:30;
C、乘火车方式:
去乘北京-承德的游225次,7:29发车,10:12到达兴隆;回乘承德-北京的的游226次,16:27发车,19:23到达北京;兴隆-雾灵山在兴隆火车站前50米处的雾灵山接待站,旅游旺季时有专车往返,从火车站到莲花池有29公里的山路;
去乘北京-承德的853次,16:27发车,20:31到达兴隆;回乘承德-北京的的854次,9:34发车,13:50到达北京;兴隆-雾灵山的交通同上;
去乘北京-承德的855次,6:52发车,11:28到达兴隆;回乘承德-北京的的856次,15:40发车,20:29到达北京;兴隆-雾灵山的交通同上;
去乘北京-丹东的591次,13:28发车,16:20到达兴隆;回乘承德-北京的的592次,8:21发车,11:24到达北京;兴隆-雾灵山的交通同上;
与公园相关的公路情况:曹家路--西门2公里,西门--大黑操4公里,曹家路--北门3.5公里,北门--清凉界4公里,落松台--龙潭3公里,龙潭--莲花池宾馆5公里,莲花池宾馆--歪桃峰6公里,莲花池宾馆--仙人塔路口7公里,仙人塔路口--仙人塔1公里,仙人塔路口--五差沟路口6公里,五差沟路口--夏令营基地1公里,五差沟路口--南门1公里,南门--兴隆火车站15公里;
要是在北京的话就选北门或西门,北门西门很近10里路,一般都是开车从北门上(北门全线通车)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自称“白子”、“白尼”。为 唐 宋 “白蛮”的后裔。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
【白族人口】
185万(2000年)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编独辫盘于顶,已婚者改为挽昌。海东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佐,或缩以管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未婚女子则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或“鱼尾帽”。大人小孩均喜报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进化,已逐步废弃。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服装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面发展。
【白族传说】
风俗传说,如《三月街的来历》、《火把节的故事》、《火烧松明楼》、《蝴蝶会的传说》等;风物传说,大理山川秀 美,文物古迹众多,几乎每个景点都有一个传说故事,如《望夫云》、《大理石》。《玉白菜》、《风花雪月的传说》等;地名传说,如《盟石村的来历》、《鸡足山的传说》、《大理辘角庄的传说》、《鸟吊山的传说》等;木匠传说,主要有鲁班夫妇和木匠的传说故事,传说地区主要在木匠之乡剑川,如《鲁班造船》、《锯子的来历》、《公榫、母榫》、《木马三只脚》、《师傅带徒弟》 等;反映阶级斗争传说,如《高家土官的故事》、《豆腐打死县令》、《农民告状》、《神笛》、《牛角》等;历史传说,有反映南诏统一六诏、南唐天宝之战、孔雀胆、白旗军(杜文秀起义)。 红军长征过大理、反洋教等重大历史变革和斗争的传说等。
三情人化蝶:
蝴蝶会时间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坚贞爱情的一种民俗节日。相传古时候,在大理苍山云弄峰麓的蝴蝶泉边住着一户白族人家,有父母女儿三人,女儿名雯姑,一家靠打柴为生。女儿雯姑和玉局峰的白族青年猎人霞郎结识相爱。后来榆城世袭领主榆王慕仰雯姑的美貌人材,杀死雯姑的双亲,将她抢进宫中霸为姬,雯姑抗拒不从,被关在宫中。霞郎冒死,于深夜翻墙入宫救出雯姑,骑上稚鹿逃到蝴蝶泉边,后榆王家的打手也追至蝴蝶泉, 霞郎和雯站无路可逃,就相抱跳入泉中。后从泉中飞出一对彩蝶,栖息在蝴蝶泉边的合欢古树上,四面八方的彩蝶飞来朝贺,首尾相连,从树上直垂到泉中,形成奇观。这天是农历四 月十五日,周围的白族群众纷纷前来观看,于是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蝴蝶会。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