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水谣
云水谣大概是福建最有名的古镇了,这一方面得益于著名的电影《云水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云水谣古镇这里的古朴和闲适。作为一个千年古镇,云水谣的长教溪流淌着的是上千年的历史。云水谣古镇的地点在漳州南靖,虽然经过了千年时光,这里的长街依然兴旺繁荣。云水谣的土楼,洋溢着福建的古老风貌,也是我们了解福建历史的窗口。
2,培田村
如果云水谣还是有一些商业气息,那在福建你大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福建连城的培田村。这个小村庄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但是却拥有了长达800年的历史。培田村里保存了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整整一条千米古街,两边都是古宅,庙宇和书院,牌坊等。
3,田螺坑村
作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福建土楼群,一部《大鱼海棠》让田螺坑村彻底火了,影片中那让人印象深刻的客家土楼,其原型就是参考了田螺坑村的建筑。在田螺坑村里保存着四座圆形土楼围绕着一座方形土楼的建筑模式,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自然和人文的美感,在这里融为一体。
4,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福建武夷山的山麓,数百年来,这里就是参观武夷山的文人墨客们的下榻之处,它距离武夷山只有8公里距离,武夷山的茶叶大半都是通过下梅村交易,然后贩卖到全国乃至世界的。下梅村到现在依然保存着30多座清代古建筑,也有许多砖雕、石雕和木雕。
西递——桃花源里人家
西递古村落蕴藏着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和精湛的徽州三雕艺术,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
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遮羞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除了一些古建筑、古民居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之外,这里的农家美食,炸鱼、炸豆腐、煎饺等,各色各样的当地小吃,一路排开,烟火气洒满乡间,仿佛奔向老家,只为吃上一口热乎的年饭。
宏村——痴绝一生的水墨画
宏村的名气不用多说了,不免多了些商业的元素,但宏村依旧青山映着黛瓦,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泼墨写意的“中国画里村庄”。
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作为《爸爸去哪儿3》的取景地,宏村里的每一处,都有着独到的风情,体现着人与自然“梦幻联动”,处处透露出乡村的静谧与安然。
唐模——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在唐模村你不难发现,这里的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白墙黛瓦,大红灯笼,檀干溪穿村而过。
游走在古镇中,坐在门前唠着家常的老人们,大概没想到他们就像那画中人。驻足门前,闲聊中,会发现生活中的大智慧。
呈坎——恰似易经八卦图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村内的建筑有亭、台、楼、阁,风格不同却又和谐统一,穿过桥,行过巷,一个转角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南京在新农村建设上,不断创新,推出了地方特色乡村游,增加了农民收入。
高淳区的漫城景区,江宁区世外桃源,黄龙砚,南山湖,汤山,银杏湖,溧水红色旅游点栖霞八卦洲,六合龙袍,江浦不老村,水墨大砚,汤泉小镇等。各个季节去不同的乡村游玩,收获不一样。
不收门票,免费开放。
井塘古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 王府街道办事处。是一座历经5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考证,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
松塘古村的门票免费,松塘古村位于南海区西樵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10千米,面积1.8平方千米。宋末时,村中挖了池塘,且村南的华岭岗麓曾有古松一株,故名松塘村。
福安村
推荐:村落传统建筑主要有悲愍寺建于雍正十年,关圣宫建于光绪十四年,传统建筑建于清代。街道两边是传统民居,均为土木结构,瓦屋面,有部分民居内还存有雕刻精美的小木作,天井用青石板铺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保存相对完整,而且建筑物较为集中。
到达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区后沿西南方向走。
按照“凤凰山路 ——五孙路——井塘公路——井塘古村”的路线就可以到达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 王府街道办事处。是一座历经5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
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考证,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便是青州母亲河“南阳河”的源头.
松塘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村委会,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间,始祖区世来(宋朝儒士区桂林之子)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自然环境优美。2020年8月26日,松塘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因此来说是好玩的。
很好玩
厚板塘古村位于筱塘乡北部,现有古民居建筑30余栋,主要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厚板塘村古民建筑整齐严整,从西至东分别排列着"侯祚东绵"门楼、大夫第、进士第、文林第门和逊守公祠。该村古民居建筑的特点是形制巨大,造型古朴。其中大夫第宅共有四进十二天井,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各宅之间形成整齐的巷道,古宅侧墙开有侧门,侧门之间以过道廊顶相连,有的甚至是廊屋,形制十分奇特。各宅散落大型汉白玉圆鼓形石凳,石鼓上各刻尖耳衔环兽二只,这种汉白玉石鼓为丰城仅见。因周围环境十分潮湿,整个村落地基高出地面1.5米左右,排水系统也很发达。村前有大片湿地,每年白鹭成群,十分壮观。
1、世大夫家庙。乃奉祀孟房六世祖子杰公及后列祖的祖祠。十世祖区邦翰及儿区次颜、孙区庆云,爷孙三代皆这奉政大夫,且庆云公身系皇姻,故称世大夫家庙。后裔廿一世孙大典、大原、及光绪廿九年同科同榜翰林。
2、松塘村文昌圩。区湛森故居东山祖祠就位于其中,这座建于清代、1987年再度重修的祖祠,以花岗岩条石和菱形水磨石米地面为特色,十分壮观。东山祖祠寝堂之内,有红木大几案,上置石质香炉供祭祀之用,而几案后有龙柱神龛。
3、孔圣庙。原为文昌庙,始建于宋,历事修建。康熙已亥(1695)年重修加供孔圣。自此圣庙之内,神圣并存,三位一统,文圣帝君、魁星、孔子先师同享四乡信众奉祀。千百年来,庙内神圣显灵示圣、福佑学子的故事,于坊间广为流传。
4、汇川家塾。建于清光绪三年,取海纳百川之意。家塾至现“松塘联队文化室”前身“奉政第”一带,皆为里人区伯家族之原居地。汇川家塾乃主人崇文尚学。致力作育英才的见证,门匾由文东大圃人吴日升(三绪三年翰林)题匾。
5、见五大夫祠。 区庆云(1561-1633),孟房十二世孙,字见五,明万历三十四(1606)年丙午科第四名经元,云南顺宁府同知,历署五州二府七厅,诰授奉政大夫。其著《定香楼集》(共八卷),就详细记述其时岭南历史文化的巨作。同治元年进士(广东新宁人)黄荣熙为祠题匾。
6、仲房六世祖祠。 奉祀仲房六世祖进长公及后列祖的祠堂,名号“济美堂”,始建于清初,嘉庆年间重修,道光乙巳年(1845)继将祠后余地加建后楼。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后楼拆去,砖石用天砌筑岗田供水渡槽。如今,六世祠乃乡贤区邦燊先生的“济美堂敬老基金会”,每年重阳敬老的产场所。
7、区氏宗祠。是奉祀松塘始祖世来公及后列祖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辛亥(1611)年,其时,见五祖与南岳、念谷、岭南诸公甫议修建。祠内“保滋堂”匾,乃璧江祖门人大司徒赵世卿(明隆庆五年进士)亲书。道光十三年(1833),宗祠因水灾倾圮重修。清宣统庚戌(1910)。
显示全部
收起